姓名的基本“元素”是字。要想起一个令人满意的名字,必须从字入手。而一个汉字,常常是一个词或一个词根。一个词,是有独立意义的。作为一个人的特定符号--姓名,既要用于书写,又要用于呼叫。所以,要起一个好名字,就要对字的音、义、形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考虑字与字的组合后,所产生的整体意义、整体内涵等,然后才能判断名字的“好” 与“不好”,才便于决定取、舍。
有位“司”姓男子,开放以后,盲目崇外,想带一点外文的品味,便起名为不中不洋的名字“司莫克”,而他不知道,“司莫克”的译文含义为烟,香烟(smoke),因字义不佳而受到真正有学问的嘲弄。
某处小学,十几个孩子都在叫喊:“马惊了!马惊了!马惊了!马津很多个看究竟,人们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围观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拿其中一个小男孩耍猴。原来,这个小男孩姓马,出生在北京,为了省事,家长为其起名为“马京”。“小马京”常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辱。
某火葬厂,很多人在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吴先生开追悼会,人们不禁要了解他的实际年龄。书法家未到古稀之年(七十),未到耳顺之年(六十),也未到知天命之年(五十),而是刚过不惑之年(四十)!人到中年,事业刚刚开始,吴先生就被病魔夺去生命,走完了人生的历程,英年早逝,令人遗憾!在叹息之余,有不少议论:是不是吴先生的名字出了问题,因为他的名字叫“吴仁生”,其字义组合为没有人生之意--“无人生”。
某单位有一个名叫贾敬修的人。“文革”开始,有人说他的名字反动--到处都在反帝、反修,你怎么能来个“敬修”呢?恭敬修正主义,不是向反帝修屈膝投降么!言之有理。于是他改“敬修”为“反修”。好,改的好。可是突然又有人提出来了:这么一改,你不是更反动了么?为什么?这“贾敬修”不是“假反修”么!原来是假装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