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所以起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远在夏商时期,人们的名字还是比较单一和生僻的,到了两周时期,《易经》问世,并且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人们在起名上已经掌握了一定规律,《左传·桓公六年》记鲁桓公的嫡长子出生后,曾问名于大夫申繻,申繻曾提出五法六忌。申繻之"五法六忌",作为比较系统的"取名之道",自然是代表了当时鲁国学人对姓名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
但是中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实践中的取名之道,作为一种历史的具体的文化现象,则远远不止这"五法",更不尽为"六忌"所限。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名与字逐渐剥离,例如孔丘,字仲尼,孟轲,字子舆。从两汉至清末,中国古代起名的文化从未间断过,其中出现了很多方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起名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昌盛,直接造就了名字文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更是被现代人作为一种商业品牌,影响至今。
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当今社会作家、名流和艺人的笔名、艺名更是将起名文化推向了顶峰。而我国当代关于姓名学的研究还处于很大一块空白,近年来,易知先生提出了般若名学,随着般若名学的兴起,我国的姓名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般若名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