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祖先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创编、描绘、演变、发展而形成的。
远古时期,在文字形成之前,人们曾经使用结绳、契刻、系珠、画道等方法记人记事。人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混乱不一,感到诸多不便,于是逐渐发展到绘画记事、传递信息,人们通过图画可以理解描绘者的意思。经过信息传递的多次重复,使得某一图形与某种事物的含义有了固定的联系,才使记事图画具有了文字的某些性质。那时没有纸张,图画文字大都画在岩石、兽骨、树皮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感到图画文字也太麻烦,使用仍然不方便,就对绘画文字予以简化、定型,逐渐发展到象形文字。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甲骨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以人为立足点发明创造的。先人在捕猎时,注意观察人与鸟兽的形体足迹,领悟到用动物的形体足迹可以表示动物并逐步认识到世界万物都可以用一种象形的符号表示,如在沙滩上画个圆圈就是太阳,在平地上画几条曲线就是水……仓颉的贡献就是将出自众人之手的混乱状态的文字统一整理成被大众认同、接受、使用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与血肉之身的人、世界万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从中取象、取意、取形、取势、取美,最后逐步定型,形成文字。
象形文字不只是汉族先人的独创,世界各民族文字初创时期都经历过象形文字阶段。然而只有我中华民族象形文字传承了几千年,一直沿用到今天。汉字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外,尚有许多未被挖掘的深层宝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