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名字看来是父母取的,其实大多反映一种社会普遍的性别角色的期待。而在这种大众普遍性的角色期待主导下起的名字,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及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专家提出:
即将做或刚做父母的年轻人,在给孩子取名时,不必过分考虑性别因素,而更应注重体现自己的智慧和文化,同时应综合时代特点、父母爱情、故土乡情以及对下一代的期待等,还要考虑便于书写、上口、有新意等诸多因素。过分强调性别因素,会在子女未来的发展中,加入更多的性别方面的限定,不符合未来社会对人的个性应全面和充分发展的要求。
其次,应使毎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在一定年龄便知道自己的姓、名、小名、昵称,并学会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用法。因为名字的叫法,或称其大号,或呼其小名,都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呼小名,表示随意、亲热,而称大号,则往往表示郑重、责任、信赖等。有些女孩的昵称诸如“小妹”、“贝贝”之类,不分场合或年龄阶段地使用,会对其心理成熟和对社会的适应产生消极影响。
名字,是一种符号。这个符号不应加上过分强烈的性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