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常识-姓氏的来源介绍
姓氏是人的血统渊源的标志,因此,姓氏就成了人们寻根问祖的依据。漫长的封建宗法制传统,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的血统特别看重,中国传统姓氏学长期以来一直就以记载、叙述、疏理、追溯各种姓氏的来龙去脉为主要宗旨。姓氏来源大致可以归于三大类型。第一类,以地为氏,即以族群居住的地方之地名为氏;第二类,以祖为氏,即以族群始祖的名号、谥号、爵号等为氏;第三类,以事为氏,即以从事的工作、所任的官职等为号。
东汉中期的学者王符著《潜夫论》,其中有《志氏姓》一篇。东汉末年学者应劭著《风俗通义》,其中有《姓氏》一篇,两者都将姓氏的来源归为九类,其说法大致相同,这九种来源是:①氏于号;②氏于谥;③氏于爵;④氏于国;⑤氏于官;⑥氏于字;⑦氏于居;⑧ 氏于事;⑨氏于志(《风俗通义》作职,作职是)。即谓姓氏分别来源于家族祖先的名号、谥号、爵号、国名、官名、表字、居所名、所从事的工作名、职务名等。
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的起源进一步划分为三十二类:即: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 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谥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氏为氏;以名氏为氏;以国爵为氏;以邑系为氏;以官名为氏;以邑谥为氏;以谥氏为氏;以爵谥为氏;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夷狄大姓;其他。
今人有将姓氏来源分为30类,列举如下:
(1)因生赐姓。传说中圣人、大贤所得之姓,如夏朝姓姒,商朝姓子,周朝姓姬,齐国国君姓姜等。
(2)以号为氏。天子所得美称,如唐、虞、夏、殷、周等。
(3)以国为氏。天子封诸侯国所得,如鲁、晋、卫、蔡、曹、滕、燕、于、郭、管、焦、吕、江、谢、盛、茅、胡、蒋、陈、田、许、诸葛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
(4)以邑为氏。诸侯封卿大夫秘是,如尹、苏、毛、樊、羊、冯、马、单、叶、白、卢、崔、华、鲜于、钟离、堂邑等。
(5)以乡为氏。侯爵中的乡侯所得,如裴、陆、庞、阎、郝等。
(6)以亭为氏。侯爵中的亭侯所得,如采、欧阳等。
(7)以地为氏。没有封爵者以居住地的名称和特征为姓,如傅、城、池、桥、济、艾、东门、西六、申徒、南宫等。
(8)以字为氏。使用祖父的字为婚,如林、家、孔、张、吉、方、包、潘、成、南、乐、公羊、皇甫等。
(9)以名为氏。用祖父的名为姓,如大庭、大、怀、金等。
(10)以次为氏。以排行为姓,如孟仲、叔、季、第五、主父等。
(11)以族为氏。如昭、左、景、长勺等。
(12)以官为氏。如史、太史、司马、司寇、司徒、司空、中行、庚等。
(13)以爵为氏。如皇、王、公、侯、公乘等。
(14)以德为氏。民间有德行之人得姓,如老成、考成、冬日等。
(15)以技为氏。有专业技能者得姓,如巫、屠、卜、匠、优、干将等。
(16)以事为氏。因特殊事情而得姓,如窦、车、白马、青牛等。
(17)以谥为氏。以谥号为姓,如庄、严、康、桓、穆、宣等。
(18)强制改姓。如莽、枭、兀、闻等。
(19)避讳改姓。如庄氏避汉明帝名讯改姓严,庆氏避汉安帝父名改姓贺,师氏避晋景帝名讳改姓帅等。
(20)避祸改姓。慕容因北魏之难,改姓豆卢等。
(21)避仇改姓。端木赐之后改为木氏,又为沐氏;潭氏改姓覃等。
(22)少数民族改姓。如贺鲁改为周,乌丸改为桓,阿鹿桓亦改为桓,步六孤改为陆,万纽于改为于,孛尔只斤改为包,爱新觉罗改为金或赵或黄,瓜尔佳改为关,钮祜禄改为郎,舒穆鲁改为舒等。
(23)省笔画改姓。如邴改为丙,邵改为召,桥改为乔等。
(24)省字改姓。如闾改为邱,马服改为马等。
(25)两姓合为一姓。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义子将本姓与义父之姓合二为一,如倪王;另一为赘婿将本姓同岳家姓氏合为一,比如陆费。
(26)少数民族姓氏。如党、朴、赫、源、长孙、慕容、独孤、尔朱、尉迟、呼延、宇文、莫折、夫余、昭武、耶律、完颜、破六韩、阿史那、普六茹、瓜尔佳、孛尔只斤、爱新觉罗、西林觉罗等。
(27)不知姓源的姓氏。东、宫、翁、佟、查、奉、井、遇、墨、西都、北人、列御等。
(28)领氏。登记分家,到官府领取新氏,如晋国大夫智果不满意于晋卿智宣子的立嗣办法,由晋国太史命为辅氏。
(29)自我创姓。本世纪上半叶有些人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使用与原来姓名不相干的名字,后来延用下来,子孙遂以为姓,比如雪。
(30)冒姓。以种种原因冒充高门大户或其它家族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