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古今历代人们的认识有许多差别,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到名字中。由于有许多观念古今传承,因此,我们中国人今天绝大多数的名字与过去的名字所表述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早在春秋时期,申儒就根据当时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命名的方法和规定。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九月了卯日桓公的儿子出生了,于是桓公问大夫申儒,申儒说:“名字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并进一步解释:“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申儒“命名五法”按今天的白话解释为:根据出生的时辰命名就是“以名生为信”;根据子女的期许而命名,就是“以德命为义”;根据其出生时的相貌、性情为命名,就是“以类命为象”;以自然现象、山川河流、动植物为名称、剑我笔砚等物为根据,拓寓其理想,就是“取于物为假”:以父辈的名字、长相、情趣(如桓公与其子生于同日,故取名为“同”)命名,就是“取于父为类”。
接着,申儒又提出有关命名的六项忌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帛。”另外,《札记·曲记》中也提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的规定,并进一步阐释道:“疾,以隐疾则废样;不以畜牲,以畜牧则废把;不以器帛,以器帛为废礼。”
如果说申德命名“五法”道出了周时命名方法的话,其“六讳”则是典型的专制宗法;好在法来于周,其它诸侯各国无须避讳。春秋时代鲁僖公名叫“申”,郑庄公名叫 “甲午”,与“不以日月”相抵触:晋成公名叫“黑臀”(出生臀部黝黑),楚公子名叫 “黑肽”(臀部肤色黝黑)等,与“不以隐疾”相抵触;战国时期道家庄子名叫“周”,又与“不以国”相抵触。可见,所谓“六讳”悻谬至甚。
《白虎通·姓名》中说:“人必有名,所以吐情、目记、尊事人者也。”可见人名所表达的意思,所使用的字,本不应有什么限制,只要意思好,音韵好,符合习惯就行了。
当然,命名的取义,不能与众所公认的观念相抵触,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的女性应当“娴静柔雅”,若非要反其道而行,名“暴”、“鲁”,则世人实在不敢恭维。
在中国古代,男子多以“五德”、“四维”、“五福”、“三多”等观念命名。俞成在《萤雪从说》中写到:“今人生子,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道出了当时命名的特点。
1)历代均以儒家“五德”为正太君子的准则,所以依据“五德”观念命名者甚多。
五德亦称作“五行”、“五常”,共分三类:
①儒尚五德:仁、义、礼、智、信;②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柔、刚、仁、信、勇〕③至孝五德:庄、忠、敬、笃、勇儒尚五德,常与“三纲”连用,称为“三纲五常”。《苟子·十二子》杨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认为:“五德”是常存不变的五项道德标准。因此,历代人们多以五德之字命名,如仁惠、仁杰、叔利、守礼、守义、崇义等等。
将帅五德出于孙子。《孙子兵法·计篇》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另外,在《淮南子·兵略训》中,以“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世,勇而不可凌也。”把将帅五德归纳成柔、刚、仁、信、勇五种。历代武臣战将多以此五德命名,如汉朝大将韩信、东汉大将马武、班勇、三国时战将黄忠、于禁、庞德、孙坚、西晋武将刘毅、东晋大将王镇恶、隋文帝杨坚、隋大将薛世雄、唐大将尉迟恭、苏定方、李希烈、宋大将石守信等等。
至孝五德始于春秋、《吕氏春秋·孝行》以在、忠、敬、笃、勇为至教五德,并解释道:“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以至孝五德名者,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如守敬、世忠等等。
2)以“四维”观念命名“四维”观念即礼、义、廉、耻,始于春秋时代。《管子·牧民》中说:“四维张,则君令行”。“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四维本是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政令而制定的四项准则,后人以其为道德依据,多以四维观念品名。
3)以“三宝”、“三多”、“五福”等道家观念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