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期间,鲁庄公姬同(公元前693~前660年在位)有个儿子叫令郎遂,字襄仲。在周襄王姬郑十九年(鲁釐公姬申二十六年,公元前633年)即已出任鲁国大夫,曾出使楚国。
到了鲁文公姬兴在朝期间(公元前626~前609年),令郎遂出任鲁国上大夫,其时他的府第就受赐在鲁国国都(今山东曲阜)的东门周围,因而世人称其为“东门襄仲”。
鲁文公第二夫人、宠姬叫敬嬴,她与东门襄仲的联系格外好,因而,东门襄仲在敬嬴的授意下,劝侄儿鲁文公册立敬嬴所生的儿子令郎倭为太子,但遭到了上大夫叔仲惠伯(叔仲赤)的激烈对立。东门襄仲后来在周顷王姬壬臣七年(鲁文公十五年,齐懿公姜商人元年,公元前612年)出使齐国,他暗里要求新即位的齐懿公支撑令郎倭承继鲁国君位。齐懿公平想拉拢控制鲁国,便爽快地容许了。
周顷王十年(鲁文公十八年,齐懿公四年,公元前609年),鲁文公逝世,于是东门襄仲就在齐昭公的支撑下杀死了鲁文公平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令郎恶和令郎视,强行扶立令郎倭为鲁国君主,是为鲁宣公。鲁宣公即位后改名姬馁,晋封东门襄仲掌握国政。
其时,鲁国还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贵族世家,皆为鲁桓公姬允(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的后嗣,史称其为“三桓”。三桓各家一向都在鲁国扩大自个的实力,直接要挟到鲁国君主的控制位置,后来发展到驱赶鲁昭公、四分公室的境地,其时三桓中的季孙氏乃至用周皇帝的八佾舞于庭,孔子因而愤慨的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东门襄仲极力保护鲁国君王正统,曾多次企图根除三桓的实力,却都没有成功,反而因而与三桓成了死对头。
周定王姬瑜六年(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东门襄仲逝世,他的儿子公孙归父继任鲁国上大夫。
周定王姬瑜十六年(鲁宣公十九年,公元前591年),鲁宣公逝世,三桓中的季孙氏乘机斥责东门襄仲曩昔扶立鲁宣公是“杀嫡立庶”,便联合孟孙氏、叔孙氏别的两家实力驱赶了公孙归父,扶立姬黑肱为鲁国君主,是为鲁成公。
公孙归父无法,只好逃往齐国,齐顷公姜无野收留了他。后来以自个宗族世居的东门作为自个的姓氏,以念前荣。在公孙归父的后嗣子孙中,大多沿袭这个姓氏,称东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东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