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时要符合汉字的读音原则
一个人起了名字,首先是被称呼的,其次才是被书写记录。正如以前所述,名字的“名”字从“夕”从“口”,意思是晚上两人相见,天黑谁也看不见谁,只有互相通报姓名才能区分彼此。同样,在白天,在距离较远、声音嘈杂、人群熙攘的场合,也需要通过呼喊或通报名字来进行联系。因此,在名字通过声音进行交流时,具有音节响亮、清脆悦耳等特点无疑是重要的。
我国被用作人名的汉字,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在读音上有声、韵、调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声”即读音,其标准读音是普通话的读音,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总数有1300多个。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在起名使用时,由于人名多是两个字或三个字的组合,而汉字常常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词根,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声调和音韵,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整体音韵效果,牵涉到音节之间的相互搭配问题。有的人名字好听,有的人名字不好听,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音韵搭配的合理与否。而一个人的名字起得好不好,首先就在于让人叫起来是否顺口清晰,让人听着是否和谐、响亮。这就要求起名时注意用字的整体音韵效果,遵守相关的起名用字读音原则,学会用汉字的音韵起名。
谈到汉字的音韵及字与字之间的搭配,其实是一门大学问。同样的几个字如果按音韵的节律搭配起来就会很好听,反之就可能不好。人们都爱读唐诗宋词,觉得那是一种美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因为在当初作诗填词时注意了声韵和节律,从而使诗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起名也是一样,要学会字与字之间的音节搭配,使起出的名字响亮明朗,富有乐感,让人叫起来朗朗上口,听得抑扬顿挫、清楚明甶。
起名时要想符合汉字的读音原则,首先是要注意声调的搭配,尽量避免使用声凋相同的字,以免呆板平直,缺乏动感。相反,在名字中使用不同声调的字,让它们错杂相间,就可以产生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效果。汉字字音本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在汉语音韵学中,我国古汉语的读音讲究平仄声调,现代汉语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我们起出的名字字音是否响亮、悦耳, 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声调。旧体诗词之所以显得抑扬顿挫,音韵有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声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