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谐音起名法,是指巧妙地利用某些字词在语音上的音相同或形似这一特点,互相假借,恰到好处地表情言志的起名方法。如“庞博”、“钱芳”、“钱进”等名与“磅礴”、“前方”、“前进”这些名字,除了广识博学、奋发进步之意外,还有暗示的另外一层意义。现代汉语独特丰富的语音元素和文字上复杂的形体字义,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同声起名的有利条件,再加上与姓的谐音七妙结合,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与本字同音不同义也不同形的其他词汇,使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
名字的音韵比名字的字形、含义重要得多,因为名字叫的次数要比书写的次数多,很多同音不同形更不同义的名字,听到就会令人联想翩翩,从而使名字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所以,汉代以来,人名所取字形都是固定的,但由于某一个人的名字的声音与某一物、某一事相同或相近,人们便利用这种谐音关系来做文章。但是,从正面意义来考虑,谐音也不失为起名的好思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崇拜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比如有个崔姓家长,他为孩子起名为崔卓佳,名“卓佳”与“作家”属谐音。明清以来,文人喜用字号,一个名号用谐音法变化出众多新名来。开始有人讥笑这是写别字,但后来觉得这也是一条立名造字的途径,便纷纷采用。如:
魏源,字默深,又字墨生
丁允,字继之,又作寄枝
钱观瀛,字子登,又作紫登
张贲孙,字绣虎,又字绣武
沈光裕,字仲莲,号种莲
周体观,字伯恒,又作伯衡
陈梓,字俯恭,又作敷公,号古民,又作古铭、菰缗
彭士望,字躬庵,又作公安
缪荃孙,改字筱珊,又作小山
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又作弘裔
黄侃,号病禅,又号病蝉
王锡振,字少和,号少鹤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谐音命名法是在已有本名之后,另起字号或者更改原名时用,初看起来,似乎并不适合给孩子起名,其实不然,它既然是谐音,用法就很广泛,比方你的孩子出生时遇到一些有特殊标记的事物,如门前有棵槐树,屋后长有莲花,生时月光皎洁,或者暴雨如注,但你不想直接用它们来起名,那样会显得太直白、显露,这时你便可以用谐音法,既有一定含意,且又含蓄。
起名口诀:
谐音相同表情志,
一语双关更难求。
由此及彼多联想,
雅韵节律自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