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咱们提到“名字”的时分,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大全。但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当官的知识分子,往往是既有“名”又有“字”。
在先秦时代,“字”是用来表明位置的,通常来说,平民百姓有名无字,但是到了后来,这一点就被打破了。不过相比之下,古代当官的和知识分子,他们对名和字比通常的老百姓要讲究很多。一朝一夕,名和字的命名办法就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规矩。
左传里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准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答复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依据其身世特色,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表扬德行、寄予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对比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在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连续至今。关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情以及即将从事的工作不一样,所以取名也就有了不同。但总的来说,古人在确定名和字的时分,总是遵从着以下一些调配思路。从以下这些比如,咱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名和字确实是很讲究的。
具体来说,古人在确定名和字时,通常采纳以下五种办法:
一、同义相训:即字和名含义一样或相通。
如: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一样。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一样。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一样。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二、同类相训:即字和名意思附近,但不完全一样。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垂钓的,常为侣伴。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