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对双胞胎降临在你的家庭,那无疑给家庭增加了双倍的忙乱和双倍的乐趣,而如果再给这双胞胎起个好名字,那更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艺术、文化之举了。
本来,双胞胎宝宝起名与其它的孩子起名字一样,并无特别的要求。但是,它的艺术性及文化性就表现在如何在名字上表现出这两个孩子是个双胞胎。这一点倒是要颇费一些心思的。
我们先来看看双胞胎的特点:
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在相隔不太长的时间降临人世的;
双胞胎的长相都十分相似,如果不是母亲,恐怕外人很难区别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
双胞胎的性别以相同的为多,相异的很少,即两个都是男孩或女孩的为多,而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情况比较罕见;
一般来说,由于遗传方面的原因,双胞胎的性情、爱好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有文献说,双胞胎未来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在给双胞胎取名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以上这几方面的特点,力图在名字中有所反映或影射。而很多父母们也正是这么作的。
有个姓张的农民,老婆生了一对儿男孩,他在兴奋之余,随口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张大子,张小子。在广东方言中,“子”就是双胞胎的意思。这对名字虽说够不上很文雅,但是双胞胎中的老大、老二却很好地区别开来了,不能不说有一定的乡土气息。
也有人用“大双”“小双”来为双胞胎命名的,也较好地体现了双胞胎的特征。
因为双胞胎多数来自一个受精卵,所以,给孩子起名的时候不一定强求每个名字的连贯成义,倒是应该努力做到使两个名字可以连贯。这里,最有参考意义的是成语连贯。通常,一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老大取前二个字作名,老二取后两个字作名,这样,两个人的名字便混然成为一体。如果成语选的恰当的话,则名字就会使人听过不忘。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比方说,若是一对男女双胞胎,则哥哥叫“亚特”,弟弟叫“兰大”。若是一对女婴双胞胎,则姐姐叫“乌兰”,妹妹叫“巴托”。若是一男一女双胞胎,则哥哥叫“哥伦”,妹妹叫“比娅”。你可以看出来,为表女性,这里对地名作一点“加工”--添了“草”字头或“女”字旁。
这样的名字既响亮,又好记。而且兄弟、姐妹、兄妹双胞手足密不可分之情。名字相连,蕴含着密不可分的手足之情。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如果我们将一个由两个组成的词分解,第一个字为老大的名,第二个字为老二的名,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双胞胎还有另一种取名的方法,即一个跟父亲姓,一个跟母亲姓,然后再分别取名,父母二人平分秋色。
父姓+母名=第一个孩子的姓名,母姓+父名=第二个孩子的姓名。
父姓+母姓=第一个孩子的姓名,母姓+父姓=第二个孩子的姓名。如,父亲姓文,母亲姓张,那么,老大叫文张,老二叫张文,也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