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知识-人名的基本属性
起名知识-人名的基本属性
我们中华民族一向重视个人对家庭、宗族、社会的责任,在起名时也多有寄托,使人名表现出许多西方社会不曾有的特色或属性。这些特色或属性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人名的特色或属性,首先是人名的专指性。人名是人际间彼此区别的标志,一个人名只能代表一个人,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专指意义,其实际作用也要大为减弱。如提起“花木兰”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指古代一位替父从军、为国杀敌的女英雄。提到“雷锋”,就会联想到他是助人为乐的好青年、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而不会想到另外的人。这里的“花木兰”、“雷锋”都有明显的专指意义。一旦遇到与这种专指意义相悖的情况,则必须对有关人名加以调整,以适应这种人名属性。如在前些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进行代表资格审定期间,就发现有同姓名现象,即浙江代表名单中有两位“张玉兰”,河南代表中有两位“赵福林”。这种姓名相同的情况是有悖于人名的专指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区分。因此,有关人员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误会,就在这4位代表名字前分别加上各自所在的地名,成为“湖州张玉兰”、“瑞安张玉兰”和“安阳赵福林”、“焦作赵福林”。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对这些有悖于人名专指性的名字所做的调整。当然,有些本是专指的名字有时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专指作用,但有时也会在失去一种专指作用时而转化为另一种专指。
我国的人名,一个字,两个字,简简单单,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传播,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那样一长串的字。这种用字的简单性,也叫人名的简明性,是我国人名的另一个特征。当然,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从人名的这一特点上看还有较为复杂的原因,除历史、民俗、社会等方面以外,仅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还与语言传播习惯有关。因为在文明社会里,名字的取命和传播都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我国人名字的载体是汉语和汉字。由于汉语和汉字有音节简单这一特点,就使我国人的名字也以单字名或双字名为主。这种人名用字的极少和音节的单,十分有利于人名的记忆和传播。如果把一个两字的我国人名和一个10多字的外国人名放在一起,让你去辨认和记忆,那么,你首先记住和说出的一定是我国人的名字。这种简单易记的我国人名的优越性,是西方国家无法相比的。
我国人名的属性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它的审美性、稳定性和地域性。其中,审美性是指人名对那些含有贬义、发音含混不淸、容易引起误解的汉字具有排斥力,在所起名字的字义上要求庄重、典雅,在字音上要求响亮、动听,在字形上要求繁简适中、搭配得当;稳定性是指人名一旦成为某一个人的标志,将伴随他终身。因此,在起名时要从长远考虑,不可草率从事。对一些时效性很强的名字,尽管一时可能被认为时髦, 或者读来颇为亲切但很难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时间长了就会显得别扭。试想,诸如小小、丹丹之类的名字放在孩子身上会让人有亲切感,但过了六七十年后,已经是老头、老太太的他们还叫这些名字,给人的感觉当然是滑稽不伦的。
至于我国人名的地域性,是指由于我们的国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人名往往带有不同地区的特点。如果带着明显地域色彩的人名离开了原来所在的地区,也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我国不少地方的人都喜欢用地名做名字,是河南人就叫豫生,山东人就叫鲁生,北京人就叫京生,或把分别是山东、河南人的父母籍贯合在一起起名鲁豫,等等,这类的名字虽然因为是信手拈来而让人感觉亲切简单,但由于现在的人口流动过于频繁,许多人都在原来的出生地以外工作或生活,当原来的名字在新的地区使用时,有时会显得不那么协调。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相当突出的字,用在名字中也不是很妥当。如在广东、福建沿海,人们信奉妈祖,起名时往往带上“妈”字,以期得到她的保佑;但由于“妈”字是母亲的代称,其他地方忌讳在称呼母亲以外使用这个字,因此,除了广东、福建沿海以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带“妈”字的名字。故而,尽管人名的地域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起名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类 过于特别的文字。
总而言之,人名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发生联系。因此,在起名时要把它与社会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它的基本属性,从而使它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责任编辑:宏名轩起名网http://www.7m7m.net/)
- 上一篇:起名知识-人名的起源
- 下一篇:起名知识-当代人名特点
- 巨天中国际10姓名培训、风水培训班圆满结束
- 根据不同的审美观念起名字
- 酆姓宝宝名字大全 酆姓男女宝宝起名参考
- 亦庄顶级冷却企业特邀顶尖风水专家
- 起名字注意音韵的合理选择
- 利用古代名词为商业起名
- 看过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