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知识您现在的位置:宏名轩起名网 > 姓名知识 >

家讳是家族遵守的避父祖名做法

时间:2012-10-19 09:42来源:www.7m7m.net 作者:起名字大全 点击:
分享到:
家讳是家族遵守的避父祖名做法 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她其实是国讳 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因为这个社会的伦理是以己身为基点,并

  家讳是家族遵守的避父祖名做法

  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她其实是国讳 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最该供奉的。因为这个社会的伦理是以“己身”为基点,并由此构筑社会关系的。中国人对神、宗教不那么热烈、虔诚,知识用时方信,不用时就扔到一边,但对祖先则怀有十分现实又深厚的感情,有无限的敬仰和本能的内心折服和归附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喜欢打听对方父母的身份、职业、地位等,如果父母身份高、地位高,别人会感到羡慕,自己也会很自豪。如果父母的社会地位低,名望不好,便会被人瞧不起,自己也常常会有一种自卑感。因此人人都希望“光宗耀祖”,不要“给祖宗脸上抹灰”,时时想着“衣锦还乡”,不要让人骂“忘了祖宗”。

  正是出于这种敬祖的思想意识,中国人的家讳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是现在封建制度早已推翻的新社会,我们仍可经常耳闻目睹这样的现象,像现在在全国各地骂人的词几乎不外是“他妈的”,“去你妈的”,骂别人是儿子、孙子、八代灰孙子。而这些咒骂是最阴损恶毒,为世人所不齿的,常常会引起对方拳头相向,甚至把刀相见,决一生死。

  古代时的家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封建礼法的承认。《礼记·曲记》上说“入门而问讳”,就是说到别人男男女女家做客人之前一定要探明人家避讳什么,如果你去朋友家做客不小心犯了主人的讳,好朋友很可能也会反目为仇了。

  南齐谢灵超的父亲叫风。有一次他去拜访王僧虔,然后又去看他的儿子王慈。王慈正在练书法。当时王氏父子都以书法见称于世。谢灵超看到王慈练字,随口问道:“你的书法和虔公的比怎么样啊?”王慈因为他触犯了家讳,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和父亲相比,犹如以鸡比风。”谢灵超因此狼狈而退。

  晋朝有个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恒玄,恒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服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恒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恒温”,一听“温”字就要痛苦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

  南北朝时有个叫熊安生的,非常知书达理,有一次去见两位朋友,其中一个人的父亲名“熊”,另一个人的父亲名“安”,为避讳,他就用“触”来代替“熊”与“安”,自称为“触触生”。明朝末年,有一个湖广巡抚叫宋一鹤,有一次他去拜见总督杨嗣昌,在了解杨嗣昌的父亲名“鹤”后,为避讳,他就在名帖上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宋一鸟”。古人取名的禁忌,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宏名轩起名网http://www.7m7m.net/)
    ------分隔线----------------------------
        
    • 宏名轩起名网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服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