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宝宝起名方法大荟萃
分享宝宝起名方法大荟萃
宝宝起名历来为家长所重视,取名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人们较为常用的一些取名方法有以下几种,总结如下,供大家参看:
一、美善起名法:
虽然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差距,但有个好名字终究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晚辈们都希望给宝宝起个美好的名字,寄托他良好的祝愿,所以有美善含义的名字屡见不鲜,经久不衰。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浩瀚的词海中,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其所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可以有选择地选一些含意美好的词取名。
二、暗寓起名法:
现在起名俗气的原因之一,太露、太显,诸如 “ 张伟 ” 王刚 ” 金枝 ” 淑琴 ” 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余,缺乏使人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读者无妨用暗寓取名法,当然这需要点文字功夫。
郑思肖,宋末元初诗人、画家。宋亡后,隐居在江苏苏州,诗作悲愤凄凉,抒发思念故国之情。画梅一画根,借题诗发出 “ 宁可枝头抱香死,未曾吹落北风中 ” 悲壮呼声。名 “ 思肖 ” 就是思赵(赵宋王朝)号 “ 所南 ” 因南宋王朝地处江南;而且坐卧必向南方,表示不忘宋室,居室名叫 “ 本穴世界 ” 把 “ 本穴 ” 一字拆开重新组合,就是大宋 ”
朱耷,清代书画家,诗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朝灭亡后削发为僧,改名为 “ 八大山人 ” 这四个字草书象 “ 哭之 ” 或 “ 笑之 ” 哭笑不得,隐含着画家亡国亡家的无限悲痛心情。
三、期望式起名法:
当自己的宝宝降临到这个世上,父母免不了对宝宝产生各种各样的期望,或希望健康长寿,或盘算发家致富,或希冀成才成名,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年轻的夫妻生下宝宝,对这个新生命不仅满怀爱意,更是充溢了热望,望子成龙 ” 这一句习语,非常生动地刻划出父母对子女的切望和期待,由于在父母一代没有实现的愿望,强烈地要求在宝宝身上实现;而已经实现的现想,又希望下一代能够承袭下去,发扬光大,父母的这种思想,也往往十分突出地表现在给宝宝起名上,所以期望式取名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取名法。
四、理想式起名法: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由于怀有高尚的理想,才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是人的生活的动力,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正由于如此,许多人在给宝宝起名时,都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国近现代的民族解放革命运动中,前辈们理想往往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示出高尚的追求和崇高的精神。
五、季节起名法:
给你宝宝起名时,可以根据出世的季节起名字,记住生日的好方法,按季节起名字也是国民间常用的一种起名字方法。如果起好了别有一番味道,富有诗意,下面是按春、夏、秋、冬四季排列下来的季度的不同叫法。
以春为例,好多人在给宝宝起名字时愿意选用此字为名,其中重要原因,于 “ 一年四季在于春 ” 春天 ” 总是给人生机盎然的景象,选用 “ 春 ” 字取名,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 “ 春 ” 再加上其它能够连在一起的字组一个词,作为名字。另一种是以间接地选用与 “ 春天 ” 有关的词语为取名方案,三春、青杨、韶节、阳节、艳阳、青春等。
六、出生月份起名法:
依照宝宝出世的月份不同,父母也可给宝宝取名,中国的每个月份可以说都有自己的称谓,并且同一月份称呼也不尽相同,只要善于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同含义。
如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又称为:孟春、首阳、新正、复正、三之日、元月、初月、孟阳、开发、早春、征阳等。第二个月称建卯,仲春、夹钟、竹秋、仲阳、令月、花月、如月、杏月、大壮、同月等。第三个月也称建辰,季春、末春、暮春、莺时、蚕月、辰月、桐月、樱笋等。第四个月份称中吕,阴月、麦月、建已、孟夏、初夏、维夏、槐月、麦秋、乏月、梅月等。第五个月称午月,薄月、皋月、炎月、天中、小刑、仲夏等。
七、地名起名法:
用地名作名字是比较罕见的取名方法,这种取名方法既简单又有一定的内含,所用的地名往往是出生地,这种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简称、代称以及出生地的特性,再加上配字组成的名字,当然,如果你不是这个地方出世的喜欢这个地方,或与这个地方有什么缘分,也可用这个地方作名字。用地名作名字,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有,一直延续到今天,许多着名的学者的名都与地名有关,如清代书法家郑板桥,生于江苏兴化县,可他并未用 “ 兴化 ” 作名字,而是从该县护城河上的一座无名木版桥那里选中了板桥 ” 二字为名。
(责任编辑:宏名轩起名网http://www.7m7m.net/)
- 上一篇:父母对宝宝起名的分析和阐述
- 下一篇:为宝宝起名时应考虑各季节五行变化特点
- 邹姓的来源发展及历史名人介绍
- 姓氏必须用文字来表示的吗
- 起名专家告诉您如何为女宝宝起名选字
- 给龙年男女宝宝起名的正确方法
- 梦见大便象征财富是这样吗
- 成吉思汗-宏名轩起名网点评名人名字
- 看过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