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知识您现在的位置:宏名轩起名网 > 起名知识 >

运用谐音起名以表情言志

时间:2012-11-21 10:52来源:www.7m7m.net 作者:宏名轩起名网 点击:
分享到:

  谐音起名法就是利用某些字词在语音上的饿相同或形似这一特点,互相假借,表情言志。

  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同声起名的有利条件,再加上人名主要用语称呼,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与本字同音的不同字的意义,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庞博“、”钱芳“、”钱进“这些名字,除了广识博学之意外。

  在很多同音不同形的名字,听到就回令人联想翩翩,从而使名字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在中国文字改革史上,曾有人提出废除汉字,以拼音字母代替,结果怎样呢?行不通,为什么呢?因为汉字的特点之一是同音字多,几个甚至几十个形义不同的汉字,其读音却一样,因此单凭读音是不能确定其为何字的。人名也一样,所以名字的单韵比名字的字形、含义重要得多。汉代以来,人名所取字形都是固定的,但由于某一个人的名字的声音与某一物、某一事相同或相近,人们便利用这种谐音关系来开玩笑。明代小说家、《三言二拍》的编者冯梦龙讲过这几个笑话:

  贾黄中与卢多逊二人同在一个衙门做事。有一年,京发生蝗灾,卢多逊笑着对贾黄中说:“我听说那都是假蝗虫(贾黄中谐音)。”贾黄中回敬道:“我听说它不伤害禾苗,但芦多损啊。”

  裴子羽当下邳县令,张晴为县丞。两人者有些名声,而且善于言谈,有一个县吏私下议论道:“他们两个人关系不和。”有人问为什么,回答说:“长官称雨(羽的谐音),赞府道晴,终日如此,那得和?”

  这是从名字谐音角度互相取笑,各逞文才。但也有人因谐音而被冤屈。清朝同治年间,江苏有一位叫王国钧的人,已经考中进士,还被列在前十名。可是就在朝堂上宣读名单的时候,慈禧太后听得王国钧音和“亡国君”一样,不大高兴,马上把他贬到最后一等“三甲”,给个“同进士出身”,而不是一甲的“进士及第”。后来放到一个小县任职,断送了此人的一生的前途。


(责任编辑:宏名轩起名网http://www.7m7m.net/)
    ------分隔线----------------------------
        
    • 宏名轩起名网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服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