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名的各种说辞
★《吕代春秋》谈“正名”
由秦承相吕不韦集中三千宾客而着成的《吕氏春秋》一书,书成后,悬之国门,谓能增减一字者奖千金。就是在这部《吕氏春秋》中,有一篇专论“正名”的文章,开头两句是“名正则治,名丧则乱”,接着又指出,“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古代刑、型通用)。说是一件事之所以被搞乱,是因为名称不当所引起,最后下结论说:“ 桓公尝以此霸也,管仲之辩名审实也”,这就由为人命名扩大到为一切事物命名。把命名的重要性,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步。
★管子论“正名”
春秋战国时代,着名的政治家管仲,在他的《管子》一书的“心术”一篇中指出:“物固有形、形固有名,”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形事物都必有名,并且要“以形务名,督言正名”,以有形的实践和勉励言语来实现名字中的吉利含义。从心物辩证的深度进一步阐述:“应也者,以其为之者人也。执其名,务以其所成,此应之道也。”就是说正名之后,心理活动要与之相应,而心理活动能否与之相应,全靠人自己去操作,怎么操作呢?执其名之含义,开出花结出果实来,也正是毛主席生前所常说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
★荀子论“正名”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见《荀子》导读)荀子名况,在他十分丰富的学说中,有一篇文章专论“正名”,其中有一段专论人之正名,他说:“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为之虑。”简言之:即使人各有其秉性,喜、怒、哀、乐也都是触景生情因事而发,而人有心,心能思虑,能选择。能选择“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然后又说::“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就是说:人不仅要选择好名,而且做事要选择正利, 行为要选择正义,好名与事实相符,在普通百姓也好,一国之君也好,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成名于天下。他还强调不能“析词擅作名以乱其名”;不能“托为奇词以乱正名“,指导后人不要用冷僻字、奇怪字作名字,那样做非但不能抬高自己身价,反而乱了正名。
●孔子论“正名”
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教育家之首的孔子,对正名尤其重视,《史记·孔子世家》有这样记载:“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呼”?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孔子弟子中,子路是一员猛将,讲起话来不大文雅。针对卫王想请孔子管理政治,子路就迫不及待的问孔子,您主政以后,那一件事放在最前做呢?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子路说:老师太迂阔了,名有什么好正的!孔子一生气就骂开了:你这个粗野的小东西,你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呀!
●老子论“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的《道德经》在自己的祖国好象不太行时,可是他在国外的销售量仅次于圣经,里根当美国总统时,在一次国情咨文里,说美国能长久治安,就是根据《道德经》中“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法则来治理国家的。《道德经》中对于“名”曾一再提到过“名可名,非常名”等等,姓名已不再是简单的区别彼此的符号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对自己名字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进步到具有各种吉祥含义的称呼,不但是“名可名”,还要“非常名”,有个性、有含义、有品位,有心理暗示,承载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