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强调河流要呈环抱状呢?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古人的这样做完全符合离心力原理:即物体做圆形或弧形的运动时,会产生向外的离心力。当河流环抱冲积平原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冲积平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反背的河流使冲积平原的面积减少。古人虽然没有发明离心力原理,但他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洪水冲走他们的土地和庄稼的时候,必然会认识到河流的环抱状或反背状对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他们强调河流要呈环抱状。
在风水地理的堪舆中,风水水口山的辨识十分重要。水口山是指众水汇流的出口处两岸之山。河川两侧如果没有使水口迂回曲折的山,那么水奔流直下,生气就会散失殆尽。水流幽缓曲折,在山间迂回,被视为大吉,因此以“犬牙交错”的水口最佳。为达到这目的,使水口紧密,水口山多冠以“狮、象、龟、蛇”等名称。
水口又是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水口不仅是村落的入口,而且对村落的兴衰与安危起着精神主宰作用。许多地区传统村落的水口常以祠庙、文昌阁、桥梁、大树等作为“关锁”,是基于风水水口处宜“障空补缺”理论显然是出自一种象征意味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弥补了自然环境的不足,使景观趋于平衡与和谐。事实上理想的地理环境很少存在,水往往能起到转化好风水,继而形成好运风水的积极影响,村落形态进行修正的过程中,本着 “趋吉避凶”的原则。水往往是重要的点化。因为水是财源和吉利的象征。建造池塘或水景甚至摆置养金鱼鱼缸的变得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