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一词最早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
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把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像很像一种动物。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像龙尾,它们连起来像一条腾空而起的龙,于是先哲称东方为苍龙。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它们连起来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于是先哲称南方为朱雀。
北方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像一只缓缓而行的龟。因位于北方,故称玄。因身有鳞甲,故称武。合称玄武。
西方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像一只跃步上前的老虎。白虎是已经绝种的大毛虫,《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盂山“其兽多白狼、白虎”。
这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又称为四灵。
风水学将“四象”运用到地形上,以“四象”的形象及动作譬喻地形,又附会吉凶祸福。“四象”对民俗有很深的影响。如果我们到北京中山公园去看社稷坛,就会发现坛中的土色各有不同。由于东方是青龙,土色为青;西方是白虎,土色为白;南方是朱雀,土色为红;北方是玄武,土色为黑。中间的土色是黄的,象征人。这些土,是明清时期由四方的府县专程运来,表示四方朝贡,天下祥和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