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其雏型为司南和拭盘。司南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其样子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司南大约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如《韩非子?有度篇》就记载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篇》也记载说,郑国的人到远处采玉,就带了司南去,以防迷失方向。关于司南的最初发明者现在已无可查考,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司南是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者在长期的观天测地、相度阴阳的实践中所积淀的一种集体智慧。
由于天然磁石在磨制过程中,不容易找出准确的极向,而且也容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因而成品率低。后来,人们终于发现了人工磁化的方法,这样就产生了更高一级的磁性指向仪器——指南针。
研读风水典籍《雪心赋》可以发现,早在唐代,风水学者就已掌握了指南针和磁偏角的技术和知识。
《雪心赋》卷之二有言:“立向辨方,应以子午针为正;作当依法,须求年月日之良”(着重号为引者加)。这里,据孟浩《详解》说:“子午针,正针也,……先天八卦,乾南坤北,乾为金,坤为土,针秉先天之金气,于乾为同体,于坤为金母,此针所以首南而尾北也。至汉张子房只用十二支,至唐一行除戊已二干居中,只用八干,添乾坤艮巽,分作二十四位,以天地四正中分之,嗣后遂有正针、中针、锋针之说。子午正针,二十四位,分定二十四方之阴阳五行,乃后天方位之五行,名曰地盘;子午中针,二十四位,乃历家分月令之气候,名曰天盘:子午锋针,二十四位,乃历家分太阳中气过官之月令,名曰人盘。各有所用,故立向辨方,当以子午针为正也。”
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风水学者所用的罗盘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起先,其刻度只有八个方位;到了汉朝,增加到12个方位;至唐朝,更增加到24位,并且已有正针、中针、锋针三套坐标系统。其中,子午正针是指以磁针确定的地磁南北极为轴向的坐标系统;子午锋针是指以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为轴向的坐标系统;而子午中针则是指以北极星确定的天文南北极为轴向的坐标系统。子午正针与子午锋针之间的夹角,即为磁偏角。由此,我们断定,早在唐代指南针的技术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也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这些发明和发现被记录在风水着作中,长期以来秘而不闻。
磁现象的发现和指南针的发明成了全人类的一项共同财富。14世纪后欧洲航海事业与探险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风水学者所发明的指南针。对此,马克思曾做过生动地描绘,他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