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讲到唐僧师徒们西行路上望见妖邪假设小雷音时的情景时,有这样描述“三藏扬鞭指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着青天,透冲碧汉。行者道:‘古诗不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但言山之极高,无可与他比并,岂有接天之理!’八戒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仑山号为天柱?’行者道‘你不知,自古天不满西北。昆仑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就师徒三人这番话可看出孙悟空不仅在地理风水的学问面前是高过师傅和诸人,而且在风水地理的识祥化凶方面也是高人一筹的。
且看接下来的文字,“行过岭头,下西平处,忽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钟磬悠扬┅┅ 行者看罢回复道:‘师父,那去处是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担搁了我来意。’行者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八戒道:“纵然不是,也必有个好人居住。”沙僧道:“不必多疑,此条路未免从那门首过,是不是一见可知也。”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
这是整个一部《西游记》中有关风水识祥辨凶的重要文字。这里,也是小说中西天路上有关雷音灵山神境的风水祥瑞,让着师徒四人争执不休,我们今天读着这段文字仍能从中感觉到好山与人之行走祸福与共的深厚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