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在古代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唯物论者认为它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唯心论者认为它是客观精神的派生物。先哲普遍认为,气无处不存在,气构成万物,气不断运动变化。《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在风水术中是一个很普遍、很重要的概念。有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气是万物之源,气变化无穷,气决定人的祸福。人要避死气、乘生气,就得请风水师“理气”。“理气”是十分复杂的,要结合阴阳五行,实地考得“旺象”,才能得到“生气”,有了“生气”就能富贵。因此,风水术实际是“相气术”。
风水术认为,气决定人的祸福。有土就有气,人生得于气,人死归于气。
可谓风水的总纲,而这个总纲的核心是气。由这段话,我们可知风水师对气的总的看法:生气是一元运化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地无此则形无以载。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葬者若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能得福。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本与枝相应,得吉地则神灵安、子孙盛,这叫做“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不论是阴宅还是阳宅,都要注意乘生气、避死气。《黄帝宅经》云:“每年有十二月,每月有生气死气之位……正月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三月生气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四月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五月生气在辰巽,死气在戌乾;六月生气在巳丙,死气在亥壬;七月生气在午丁,死气在子癸;八月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九月生气在申庚,死气寅甲;十月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十一月生气在戌乾,死气在辰巽;十二月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巳丙。”这就是说,每个月都有生气和死气,具体的方位,则是罗盘上用八卦、天干、地支表示的方位。风水术士看地时,手持罗盘,首先看清本月中生气和死气所在的方位,以生气方位动土为吉,以死气方位动土为凶。
因此,“理气”是风水术的关键之一。风水师认为,理寓于气,气固于形。形以目观,气须理察。天星卦气,为乘气之法则。以伏羲先天八卦配合阴阳,以文王后天八卦推排爻象。以内四卦为天地日月,六十卦为阴阳气候。以各卦之下配分六十花甲子,并纳五行,取其旺相,以合卦气,这样可以推知万事万物。只要理气适宜,乘生出煞,消纳控制,精辨入神,就可达到相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