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环境观的文化前提,“风水观”是中国传统环境观的表现形式,“人地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风水观的核心。
中国传统风水观把宇宙包括大地看成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人类居住的在地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风水强调生态平衡,主要表现有宇宙整价有机、大地有经络穴位、风水的胎息孕充原理三个方面。
1宇宙整体有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的。儒家说的“天人合一”、道家说的“与物成春”、佛家说的“万物平等”,都反映出中国哲学的万物相通、彼此相融的整体和谐思想。
古人认为,天、地、人、万物皆由“气”所生成,彼此之间可以相应感通。“天地成于元气”《鹖冠子》“一切皆气所为也”(《物理小识·气论》);“人与天地、鬼神、万物一气也”(《慎言·作泾》)。“感而后应,非所设也。”“天地间只有一个感应而已,更有甚事?”(《二程遗书》卷十五)
2大地有经络穴位
在古代中国思想家的眼里,大地就像人体一样,具有经络穴位系统,不同部位和区域是相互关联、彼此贯通的。古人对此有深刻感触,“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人与天地相参也。”《黄帝内经》
“荆山为地雌,……岐山为地乳,……汶山之地为井络。”《河图括地象》
“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而生爪牙也。”杨泉《物理论》。
唐代成书的《宅经》,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就充分体现出大地有如人体的思想,书中写道:“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3风水的胎息孕育原理
《易经》说“地为母”,而母为孕育万物的根本,由于万物由“气”生成,那么“聚气”的地方才是事物生成的地方,也被认为是有生气和有生命的地方。生命的孕育要靠母体,因此,真正的风水穴被认为是与母体相类似的穴位。清代学者孟浩注解的《雪心赋正解》,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胎,指穴言,如妇人之怀胎”;“息,气也,子在胞中,呼吸之气”;“孕者,气之聚,融结土肉之内,如妇人之怀孕也”;“育者,气之生动,分阴分阳,开口呈唇,如妇人之生产也”。“夫山之结穴为胎,有脉气为息,气之藏聚为孕,气之生动为育,犹如妇人有胎、有息、能孕、能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