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风水就是跟风跟水有关的学问,风和水都是物质,是唯物的。“风水”这个名词从晋代流传至今,基本上都是围绕“藏风聚气”的角度来解析。风水的风,并不是指我们常规概念所理解的风,而是“生气”的代名词。古代重龙,龙动生风,有龙则有生气,山峦的起伏变化象龙的行藏,有山则有气;水道的蜿蜒曲折也象龙在游动,所以有水就有气。
《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
整体上说,风水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环境美学,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通过对山峦、河流的起伏变化,寻找最佳的地方立穴和建宅。
风水,古代有称堪舆,有称地理,是一门综合的学科。
讲山川、河流的形态和变化,是地理学;讲土质、水文、矿物,是地质学;讲水土的成分,味道,是化学;讲天体的影响,讲磁场、气场、光线,是物理学;讲气候,风向、雨水,是气象学;讲环境是否干净、污染,是环保学;讲风俗习惯和信仰,是民俗学;讲河图、洛书,讲数字,讲二进制,是数学。
美其名,有人说是:环境美学、方位学、磁场学、人居环境方位学等等,不过,最好的还是叫“风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