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风水,不难发现其中不少对事象因果关系的歪曲认识或处理,也明显带有巫术的气息。但更多的则是科学的总结,凝聚着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风水理所当然地是传统建筑理论的一部分。
风水(堪舆)也称相地,主要是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强调用直观的方法来体会、了解环境面貌,寻找具有良好生态和美感的地理环境。《风水辩》中有一段精彩的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实际上注重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城市、村落和住宅与自然相配合,相协调。
阳宅相法是古代风水术中有关居住建筑选址、布局处理及确定兴造时间的方法及理论。其中"形法"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宅内方位格局;"日法"用于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此外还有"符镇法"为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
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
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自然知识、人生哲理以及传统的美学、伦理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实际上,风水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查自然,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在自然环境、自然方位上,风水理论总结了与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
中国风水者,有曰: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之说。话很抽象,但人体科学实验测量证实气功态人比普通人物理数值高出几十倍。由此证明人的环境气场确实与其心理状态有关。一个有犯罪行为的人,心态必然不好,他的周围气场也相应弱小。进而又证实,有功之人可以避邪的道理,其实不过是因为其气场强,抵制了阴气的缘故。恰似风水学中所说"好气场要以德求之"。中国及世界各宗教流派都强调以德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