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该地域内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应相互协调,环境内的“气”得以顺畅。
在影响生态环境的诸要素中,地貌条件直接影响区域内的小气候状况、地表水排蓄、潜水的流动和埋深以及成土母质的类型等,而这些影响生态系统形成的处境因素,又影响到区域内土壤、植被乃至整个景观的形成,因此,风水中把地貌条件作为首选。绝大多数民居都选择背依大山的马蹄形凹地,这样的地方往往青山翠绿、碧水常流,整个生态环境表现出一派安定祥瑞之气。
此外,土壤和空气的温度、湿度差异决定了风水中阴、阳宅在对南、北坡向作选择时,多选择南坡。对东、西坡的选择则常因实际情况而变化,阳宅多选东坡,因为东坡能较早获得阳光;阴宅相比之下选西坡较多,如桂林尧山靖江王陵就是如此。
对于低山、丘陵来说,坡向对风和降水有较大影响。通常,在丘陵的不同部位,风带有大小之分,从而导致建筑物的不同布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迎风坡因风向垂直等高线,建筑物多平行或斜交等高线布置;高压坡因为风压较大,故不宜建房,尤不宜建高楼;顺风坡因气流平行等高线,故建房只能风不聚气;背风坡因可能产生绕风或涡风,气场不稳定,故的境地不宜建房。